城市供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服务保障系统,供热水平是衡量民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供热集复杂性、系统性于一身,供热效率、燃料成本、调度能力、管网监管、环境能耗等直接影响供热的质量,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联动协同,才能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伴随着低温天气来临,北方城市供热系统也迎来了大考。
![【国内首例】AI助力 —— 人工智能让供暖更有人情味 【国内首例】AI助力 —— 人工智能让供暖更有人情味]()
如何在保障和提升供热均衡的同时,兼顾节能减排、安全高效?为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供热行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华为联合北明天时在哈尔滨市进行了先行探索,哈尔滨太平供热有限公司成为先行者,深入开展智慧供热的创新实践。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原供热系统进行全流程改进,供热企业可以感知用户室温,AI能力可以助力调节供热各环节阈值。具体做法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精确收集室温数据、天气数据、建筑数据等变化,基于华为云EI数据治理和算法分析能力,对换热站、单元、住户的运行规律进行画像,构建热量需求预测模型,实现“源、网、站、户”一体化全网协同和精细化调控。按需定产,让单元与单元之间、住户与住户之间的供热温度更加均衡,实现统一智能化室温调节,未来可实现用户自主温度调节,形成一个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供热智能体”。
传统集中供热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工计算,依靠经验调节。哈尔滨太平供热有限公司在供热系统的全流程方面做了大量的技术实践,实现了全流程联动的智能化调节。改进后的哈尔滨智慧供热系统实现了监管从“人管”到“数管,供热企业从“人控”到“智控”,促进供热均衡的同时,助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上一个采暖季,在1400余万平方米的热网内,智慧供热方案覆盖了换热站122座,涉及居民6.6万户,相较于此前的供热方式,全采暖期间节约标准煤约5193吨,减少碳排放约3397吨,在保障居民供热均衡、居住满意度的同时,为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作出了贡献。
华为联合北明天时,通过自身技术优势以及在智慧供热领域的积极探索,优化居民供热均衡性,减少城市碳排放量,为北方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添砖加瓦。